一、前期准备:合规与物流方式选择
发货美国FBA的第一步是确保“合规+物流适配”,避免因基础问题导致后续流程卡壳。
1. 选品合规:先查目标品类准入门槛
不同品类进入美国市场需满足特定认证,未合规可能导致货物被扣、账号受限,常见品类要求:
电子产品:需FCC认证(无线产品需FCC ID);
儿童产品:需CPSC认证(含铅、邻苯二甲酸盐检测);
医疗用品:需FDA注册;
玩具:需ASTM F963认证+CPSC注册。
操作步骤:在亚马逊后台“品类限制”中查询目标品类要求,或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(如SGS、Intertek)提前办理认证,认证文件需随货清关。
2. 物流方式对比:按“时效+成本”选最优方案
美国FBA头程物流主要分4类,需根据货量、时效、成本灵活选择:
物流方式 | 适用场景 | 时效(到港/入仓) | 成本参考(1kg/1CBM) | |
海运慢船 | 货量大(>1CBM)、非紧急补货 | 30-40天到港,40-50天入仓 | 500-800元/CBM | |
海运快船(美森/以星) | 货量中等(>0.5CBM)、旺季备货 | 12-18天到港,20-25天入仓 | 800-1200元/CBM | |
空运 | 货量小(<300kg)、紧急补货 | 7-12天到港,10-15天入仓 | 30-50元/kg | |
国际快递(DHL/UPS/FedEx) | 样品、小批量紧急发货(<50kg) | 3-5天到仓 | 60-80元/kg |
选择逻辑:
- 新品测款/补货周期短:选空运/快递;
- 大件重货(如家具):优先海运(海运按体积重计费,大件成本更低);
- 旺季(黑五、网一):提前2-3个月用海运快船备货,避免旺季涨价+延误。
二、货物入仓前操作:贴标、打包与Shipment计划
货物合规且物流方式确定后,需完成“贴标+打包+创建亚马逊发货计划”,这是入仓的核心环节,错误可能导致货物无法上架。
1. 贴标:产品标+外箱标,缺一不可
产品标(Item Label):贴在单个产品上,包含ASIN码、产品名称,尺寸建议5cm×5cm,需清晰无模糊(亚马逊扫描失败会拒收)。
外箱标(Case Label):贴在外箱两侧(避免遮挡),包含FBA仓库代码、 shipment ID,由亚马逊后台生成(创建Shipment计划后下载)。
避坑点:
- 用防水标签纸+贴标机(手动贴易歪、易脱落);
- 同一外箱内若有多个SKU,需每个SKU单独贴产品标,外箱标注明“混装”(Mixed SKU)。
2. 打包:按亚马逊标准包装,避免破损
内包装:易碎品(如玻璃、电子元件)需用气泡膜/泡沫填充,间隙≤5cm,防止运输中晃动损坏;
外箱:用五层瓦楞纸箱(承重≥20kg),箱体无破损、无旧标签(需覆盖或撕掉);
重量限制:单箱重量≤50磅(约22.7kg),超重需在外箱贴“Team Lift”标签(提示需两人搬运);单箱尺寸≤63.5cm×50.8cm×50.8cm(超尺寸需走亚马逊“大件FBA”,费用更高)。
3. 创建Shipment计划:亚马逊后台操作步骤
登录亚马逊卖家中心(Seller Central),进入“库存>管理FBA库存”,选择产品点击“发送/补货”,按以下步骤操作:
步骤1:选“创建新发货计划”,输入发货数量(需与实际备货量一致);
步骤2:选择“分仓”或“合仓”:
- 分仓:亚马逊自动分配多个仓库(免费,适合多SKU分散发货);
- 合仓:所有货物发往一个仓库(需支付合仓费,约$0.3-$1/件,适合单SKU集中发货);
步骤3:填写物流信息:选择“第三方物流”,输入货代信息(如物流公司名称、追踪号);
步骤4:下载外箱标+产品标,打印贴在对应位置,确认发货。
三、头程运输与清关:避免延误的核心环节
货物打包贴标后,需通过头程物流运至美国,清关是关键节点,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货物被扣。
1. 头程运输:与货代确认“门到仓”全流程
选择货代时需明确以下信息,避免权责不清:
服务范围:是否含“国内拖车+报关+海运/空运+美国清关+派送入仓”(建议选“门到仓全包”,减少中间环节沟通成本);
时效保障:海运快船需确认“开船后到港时间”(如美森快船承诺“12天到长滩港”),延误是否有赔偿条款;
异常处理:货物到港后若无法清关,货代是否提供“协助沟通海关”服务(部分小货代无清关能力,易导致货物滞留港口产生堆存费)。
2. 清关:文件+申报,避免低报/漏报
美国清关需提交以下文件(由货代协助整理,但需卖家提前提供):
商业发票:注明品名、HS编码(可通过美国海关数据库查询)、申报价值(需与采购价/市场价一致,低报可能被海关按“估值”征税,甚至罚款);
装箱单:注明每个外箱的SKU、数量、毛重/净重;
提单(BOL):海运需提单,空运需空运单(由船公司/航空公司出具);
POA授权书:授权美国清关行代为清关(货代提供模板,卖家签字即可)。
常见问题解决:
清关延误:多因文件不全(如缺认证)或申报异常,需立即联系货代补充文件,或委托海关律师申诉(费用约$300-$800/次);
被扣货:若因“认证缺失”被扣,需补办认证后提交海关,或选择“退运”(成本高,建议提前合规)。
四、亚马逊入仓与上架:跟进预约与异常处理
货物到美国后,需由货代派送入FBA仓库,亚马逊收货后需1-3天上架(旺季可能延迟至7天)。
1. 入仓预约:旺季需提前锁定仓位
亚马逊对FBA入仓实行“预约制”,旺季(9-12月)仓位紧张,需注意:
- 货代需在货物到港前3天预约(通过亚马逊“Carrier Central”系统),提供提单号、预计到仓时间;
- 若预约失败,可选择“亚马逊合作货代”(如AGL、UPS Supply Chain),优先获得预约名额(费用比普通货代高10%-20%)。
2. 异常处理:入仓后及时核查上架状态
货物丢失:入仓后3天未显示“在途”,联系亚马逊客服(提供Shipment ID+外箱标照片),客服会核查仓库收货记录,确认丢失可申请赔偿(按采购价+运费赔付);
上架延迟:旺季因仓库爆仓导致上架慢,可在后台“库存>管理FBA库存”中点击“催促上架”,或联系卖家支持开Case催促。
二、注意事项:避免90%的FBA物流坑
1. 合规优先:认证+标签不能省
- 未办理品类认证(如FCC、CPSC)的货物,美国海关扣留率超80%,且无申诉渠道,只能退运或销毁;
- 外箱标若模糊/脱落,亚马逊仓库会直接拒收,需联系货代在美国本地“换标”(费用约$1/箱,比退运划算)。
2. 成本控制:物流方案动态调整
- 海运分“快船”(美森、以星)和“慢船”(中远、长荣),快船比慢船贵30%-50%,但旺季(如黑五前1个月)慢船可能延误20天+,需权衡“时效成本”;
- 空运分“空派”(空运+快递派送)和“空卡”(空运+卡车派送),空卡比空派便宜15%,但时效慢2-3天,适合非紧急货物。
3. 风险对冲:买物流保险+监控库存
- 货物价值超$1000建议买“一切险”(保丢件、破损,费率约货值的0.3%-0.5%),避免因运输中损坏无法索赔;
- 用亚马逊“库存健康度”工具监控备货量,保持“库存周转天数=30-45天”(低于30天易断货,高于45天产生仓储费)。
1. FBA vs 海外仓:怎么选?
FBA:优势是“亚马逊负责配送+客服”,适合周转快(月销>500件)、轻小件(≤2kg);劣势是仓储费高(旺季$0.39/立方英尺/月)、退换货需自费处理;
海外仓:优势是仓储费低(约$0.1-0.2/立方英尺/月)、可处理退换货(换标后重发FBA),适合大件(>20kg)、周转慢(月销<200件)的产品。
2. 旺季物流规划:黑五/网一备货时间表
7-8月:发海运慢船(40天到仓),备基础库存(覆盖9-10月需求);
9月:发海运快船(20天到仓),备旺季增量库存(黑五需求是日常3-5倍);
11月初:发空运补货(10天到仓),应对网一(11月底)紧急需求。
3. 物流追踪工具推荐
17Track:免费查询全球物流单号,支持海运/空运/快递轨迹;
CargoSmart:海运专用,可查船期延误、港口拥堵情况(付费版$20/月);
亚马逊“物流绩效”:在卖家中心查看FBA入仓准时率、上架时效,低于90%会影响库容。
四、相关问答:卖家高频问题解答
1. 个人名义能发美国FBA吗?
答:可以,需先注册亚马逊个人卖家账号(无需公司资质),但个人账号库容较低(初始约500件),建议用公司名义注册专业卖家账号(库容更高,可申请扩容)。
2. 海运到FBA仓库全程多久?
答:分线路:
- 美西仓(CA州):快船12天到港+3天清关+2天派送=17天;慢船30天到港+5天清关+3天派送=38天;
- 美东仓(NY州):快船到港后需中转(铁路/卡车),比美西多5-7天,全程约22-25天。
3. 货物入仓后亚马逊多久上架?
答:正常情况1-3天,旺季(11-12月)可能延迟至5-7天,若超过7天未上架,可开Case联系亚马逊“FBA库存团队”,提供外箱标照片和Shipment ID,客服会人工核查。
4. 美国FBA关税怎么计算?
答:关税=申报价值×关税税率(不同品类税率不同,如服装10%-20%,电子产品0-3%),可通过美国海关“HTS编码查询工具”([https://hts.usitc.gov/](https://hts.usitc.gov/))输入HS编码查税率,注意:申报价值需如实填写,低报被查将按“海关估值”征税+罚款(罚款金额为货值的10%-50%)。
5. FBA货物可以退回来吗?
答:可以,在亚马逊后台“库存>管理FBA库存”中选择“创建移除订单”,亚马逊会将货物退回指定地址(美国境内地址,需提前联系海外仓接收),费用约$0.5-$2/件(按重量和尺寸计费),若退运回国,需额外支付美国到中国的运费+进口关税(成本高,建议优先在美国本地处理)。
通过以上流程,卖家可系统解决美国FBA发货的“合规、物流、入仓”问题,重点在“前期合规+中期追踪+后期异常处理”,旺季提前规划,淡季控制成本,实现物流链路稳定高效。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