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上个月有个做椰汁的老板跟我吐槽,刚发往胡志明的300箱货全被海关扣了,血亏5万运费。他说“饮料不就是糖水吗?越南人自己还喝不过来呢!”——错!越南海关对饮料的管控比查走私手机还严,特别是今年新增的植物提取物限制,连王老吉凉茶都差点栽坑里。
一、新手必看:这些饮料100%进不了越南
越南海关有个骚操作:看着能喝的液体先默认高风险。去年被销毁最多的三类饮料:
- 含西布曲明的减肥茶(检出率89%)
- 酒精含量≥0.5%的果味气泡水(网红款几乎全灭)
- 带“抗疲劳”字样的功能饮料(红牛同款配方也不行)
有个真实案例:某厂把0.6%酒精的荔枝饮申报成“果汁”,结果被查获后每箱罚200万越南盾(约580元)。
二、致命误区:你以为能寄的其实都在黑名单
“我寄的是超市买的罐装咖啡啊!”——停!越南对咖啡因含量超标的饮料零容忍:
• 速溶咖啡:每包咖啡因≤50mg(某巢原味超标2.3倍)
• 奶茶粉:植脂末含反式脂肪酸直接退运
• 瓶装茶:茶多酚含量≥200mg/L要特殊许可证
检测小窍门: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,但凡出现“Energy”或“Stamina”英文标注的,立马换货!
三、救命表格:越南vs东南亚邻国禁运对比
想开拓东南亚市场?别用同一套申报策略:
| 饮料类型 | 越南要求 | 泰国要求 | 马来西亚要求 |
|---|---|---|---|
| 含芦荟汁饮料 | 需植物检疫证书 | 直接放行 | 限制芦荟苷含量 |
| 胶原蛋白饮品 | 禁止动物源性成分 | 需清真认证 | 需标注提取物来源 |
| 益生菌饮料 | 菌种必须在越卫生部名录 | 常温保存型禁运 | 需英文菌种说明书 |
有个坑要注意:越南海关不认国际通用菌种编号,必须用他们的VN-XXXX编码。
四、通关神操作:被扣货了怎么抢救?
如果货已经到岘港港口被扣,试试这三步:
- 立刻删除电商链接(海关会查销售页面的功效宣传)
- 找越南本地化验室重测成分(费用比国内低40%)
- 改申报为“食品添加剂样品”(限3瓶以内)
去年有家深圳公司靠这招救回20万货值的蜂蜜柚子茶,但要注意——这种操作一年只能用两次!
五、替代方案:不能发饮料还能卖什么?
越南现在疯抢这两类“擦边产品”:
• 冻干果块+空水杯套装(消费者自己冲泡不算预包装饮料)
• 调味糖浆+苏打水分开包装(海关编码按原料申报)
• 可食用色素笔(在瓶身上画画变成“手工艺品”)
河内有个华商把冬瓜茶做成“养生石膏粉”,标注“加水冲泡后非即饮产品”,半年卖了50万件。
六、血泪教训:这些奇葩扣货理由你绝对想不到
• 瓶盖印了荷花图案(越南海关认为是宗教象征)
• 营养成分表用了红色字体(涉嫌暗示药物功效)
• 生产日期喷码角度倾斜超过30度(怀疑篡改保质期)
最冤的是个广西老板:因为罐底有个凸起的“囍”字,被认定是婚庆用品要加征30%奢侈品税!
个人觉得啊,与其跟越南海关斗智斗勇,不如直接在当地找代工厂。现在河内工业区遍地是台资饮料厂,用他们的生产线贴牌,比从中国发货成本还低15%。不过要小心——别用越南工人调配方,他们下手狠,上次有人把冰糖雪梨做得比小米辣还呛!




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