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必达跨境电商物流
15813899064

跨境电商物流专线:海运 空运 铁路 快递 卡车 双清包税派送到门

国际空运旺季时间段旺季是否会甩货

gjwl6662025-11-22 07:01:0417

国际空运的“旺季”通常与全球贸易周期、节假日消费及制造业生产节奏高度相关,而旺季的核心特征是货运需求激增、舱位紧张、运价上涨,这一背景下“甩货”(货物因舱位不足被顺延运输)风险显著上升,以下是具体分析:

国际空运旺季的主要时间段

国际空运旺季并非固定日期,而是随全球主要消费市场和生产节点波动,核心驱动因素是欧美圣诞购物季备货中国制造业出口周期,具体可分为以下阶段:

核心大旺季:8月底—12月中旬(圣诞备货季)

这是全年最集中的旺季,直接对应欧美国家圣诞节(12月25日)及“黑五”(11月第四个周五)、“网一”(11月最后一个周一)等购物狂欢节。

  • 逻辑:欧美零售商需提前3-4个月从中国、东南亚等制造业基地采购商品(如电子产品、服装、家居用品、玩具等),确保节前上架,从8月底开始,中国至欧美(尤其是北美、欧洲线)的空运货量激增,舱位争夺激烈,持续至12月中旬(12月20日后航班减少,且货物难在节前送达,需求逐步回落)。
  • 细分节点:9-10月为“预热期”,货量稳步上升;11月为“高峰顶点”,舱位最紧张,运价可能翻倍;12月上半月为“收尾期”,仍有赶货需求,但运力进一步压缩(部分航班因年底检修或天气减少)。

次旺季:1月(春节前备货季)

中国春节(通常1月底-2月中旬)前,国内工厂停工放假(部分停工1-2个月),出口企业会集中在1月赶工发货,形成节前“抢运潮”,尤其对时效性要求高的商品(如生鲜、快消品)。

  • 特点:旺季持续时间较短(约2-3周),主要集中在华东(长三角)、华南(珠三角)等制造业核心区,航线以东南亚、日韩及部分欧美线为主(欧美圣诞后需求回落,此阶段以补充库存为主)。

其他细分旺季(行业性)

  • 电子产品季:如苹果新品(9月发布)、华为/三星旗舰机上市前,相关零部件(芯片、屏幕)及成品运输需求激增,带动3C产品空运旺季(通常8-9月)。
  • 服装换季季:欧美秋冬装(8-9月运输)、春夏装(2-3月运输),带动服装空运需求周期性上升。
  • 展会季:如广交会(春秋两季)、德国CeBIT等大型展会前,样品运输需求短期增加,但规模较小,对整体旺季影响有限。

旺季是否会“甩货”?风险极高,核心原因解析

“甩货”(Cargo Rolled)指货物已订舱但因舱位不足,被航空公司或货代顺延至后续航班,是旺季空运的常见问题。旺季甩货风险显著高于淡季,核心原因如下:

根本矛盾:“货量激增”与“运力有限”的错配

  • 货量端:旺季货量同比增长30%-50%(甚至更高),尤其圣诞季,中国至欧美航线货量可能翻倍。
  • 运力端:空运运力主要依赖两类:
    • 客机腹舱:占全球空运运力的60%-70%,但受限于旅客行李重量、飞机最大业载(如波音777腹舱约40-50吨),旺季难以大幅扩容;
    • 全货机:运力更稳定(如波音747货机约100-120吨),但全球货机数量有限(约2000架),且多为航空公司自有或长期包机,中小客户难直接获取。
      旺季“货多舱少”是常态,必然导致部分货物无法按计划装载。

货物优先级:“保大舍小”“保高舍低”

航空公司为追求利润最大化,会对货物按“运价+客户等级”排序,优先级从高到低通常为:
政府包机/紧急救援物资 > 危险品/贵重品(如黄金、芯片,运价高) > 长期协议大客户(如亚马逊、沃尔玛) > 中小客户/低运价普货
中小客户或低运价货物(如普通服装、日用品)最易被甩,甚至出现“订舱成功但临起飞前被告知甩货”的情况。

外部干扰:航班波动加剧舱位压缩

  • 天气与机场因素:旺季(尤其11-12月)欧美遭遇暴风雪、中国华南台风/大雾,或机场流量控制(如浦东、希思罗机场旺季航班密集),导致航班延误/取消,进一步减少可用舱位。
  • 机械故障与人力短缺:旺季飞机高负荷运转,机械故障概率上升;地勤、机组人员疲劳,也可能导致航班调度延迟,间接引发甩货。

行业潜规则:“超售舱位”与“虚假订舱”

部分货代为确保自身货物能走,会向航空公司“超售舱位”(如实际需要10吨,订20吨舱位),或货主临时增加货量(预订5吨实际送货8吨),导致舱位“名义充足、实际短缺”,最终只能通过甩货“挤水分”。

旺季甩货的影响与应对建议

甩货的直接影响

  • 延误交货:货物可能晚3-7天(甚至更久),错过客户订单交期,面临违约金(尤其外贸订单常约定“晚到罚5%-10%货款”);
  • 成本上升:延误导致目的港仓储费、堆存费增加;紧急情况下需改走包机(运价是正常空运的2-3倍)或快递(如FedEx/UPS红单),成本骤增;
  • 客户信任流失:频繁延误可能导致客户转向竞争对手。

如何降低旺季甩货风险?

  • 提前规划,锁定舱位:旺季前1-2个月与航空公司/核心货代签订“包板协议”(包下部分舱位),或支付押金锁定舱位,避免临时订舱被甩;
  • 选择“货机优先”航线:如中国至欧美可选择顺丰航空、FedEx、UPS等货机为主的航线,减少对客机腹舱的依赖(腹舱受旅客行李波动更大);
  • 优化货物“竞争力”
    • 压缩货物重量/体积(如使用轻量化包装),提高单位舱位运价(航空公司偏好“重货”或“泡重平衡货”);
    • 申报“紧急货物”(需支付加急费),提升优先级;
  • 绑定优质合作伙伴:与航空公司(如国航、汉莎)或一级货代(有直接订舱权)建立长期合作,优先保障老客户货物;
  • 实时跟踪+备选方案:通过航空公司官网或货代系统实时跟踪货物状态,一旦发现甩货风险,立即沟通改配下一班或调整运输方式(如部分货物转海运+空运组合)。

国际空运旺季以“8月底-12月中旬(圣诞备货)”为核心,叠加1月(春节前)小高峰,此阶段货量激增、舱位紧张,甩货风险极高,本质是“运力有限”与“需求爆发”的矛盾,叠加优先级排序、航班波动等因素,货主需提前规划、锁定舱位、优化货物竞争力,以降低延误风险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guigangbj.com/zblog/?id=18027

阅读更多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