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必达跨境电商物流
15813899064

跨境电商物流专线:海运 空运 铁路 快递 卡车 双清包税派送到门

美国海运价格走势(美国海运价格走势图最新)

gjwl6662025-10-03 01:00:498

美国海运价格走势(以中美集装箱海运为主,尤其是中国出口美国航线)受全球供应链、供需关系、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,近年来呈现显著波动,以下结合关键阶段、核心指标(如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、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WCI)及驱动因素,梳理其走势及未来展望:

疫情前(2019年及之前):低位稳定期

2019年及之前,中美海运市场供需平衡,价格长期维持低位稳定。

  • 核心特征:运力充足、港口效率稳定、需求平稳。
  • 价格水平:美西航线(洛杉矶/长滩)运价约 1000-2000美元/FEU(40英尺集装箱),美东航线(纽约/萨凡纳)因航程长、需经巴拿马运河,运价稍高(约1500-2500美元/FEU),整体波动幅度较小。
  • 驱动因素:美国消费需求平稳,中国出口增速温和,船公司运力投放理性,无显著供应链扰动。

疫情爆发期(2020H2-2021年):价格飙升至历史顶峰

2020年下半年起,新冠疫情打破全球供应链平衡,中美海运价格“过山车式”暴涨。

  • 核心特征:需求激增+运力短缺+港口拥堵,形成“一箱难求、一舱难求”。
  • 价格走势
    • 2020年6月:美西航线运价突破2000美元/FEU,开启上涨;
    • 2021年1月:SCFI美西航线运价达到 22157美元/FEU(历史峰值),较疫情前上涨10倍以上;美东航线突破2.5万美元/FEU。
  • 驱动因素
    • 美国需求爆发:居家办公推动电商、家具、家电等进口激增,零售库存骤降;
    • 中国产能恢复:率先控制疫情,出口快速反弹,2021年出口额同比增长21.4%;
    • 供应链梗阻:美国港口(洛杉矶/长滩)拥堵严重(船舶等待时间超20天)、缺箱(空箱回流滞后)、船公司停航跳港,有效运力大幅收缩。

后疫情时代(2022年):价格“断崖式”回落

2022年,供应链逐步修复,供需关系逆转,运价从高位暴跌。

  • 核心特征:需求降温+运力释放+港口拥堵缓解,价格回归理性。
  • 价格走势
    • 2022年1月:美西航线运价仍维持1.5万美元/FEU以上;
    • 2022年6月:跌破5000美元/FEU;
    • 2022年12月:SCFI美西航线运价跌至 1440美元/FEU,较峰值回落超90%,接近疫情前水平。
  • 驱动因素
    • 美国需求放缓:通胀高企、加息抑制消费,零售库存累库(2022年美国零售商库存同比增长15%+),进口需求骤降;
    • 运力恢复:港口拥堵缓解(洛杉矶港船舶等待时间降至1天内)、空箱回流、船公司恢复航线,有效运力大幅增加;
    • 中国出口增速放缓:外需减弱,2022年出口同比增长7.0%(较2021年回落14.4个百分点)。

低位震荡期(2023年):价格维持“地板价”,接近成本线

2023年,中美海运市场进入“供过于求”常态,价格在低位波动,部分时段接近船公司成本线。

  • 核心特征:运力过剩+需求疲软,价格持续承压。
  • 价格水平:美西航线运价多数时间在 1000-2000美元/FEU 区间波动,最低触及 879美元/FEU(2023年8月),接近船公司运营成本(约1000-1500美元/FEU),部分船公司陷入亏损;美东航线因巴拿马运河干旱限流(2023年通行量减少30%),运价稍高(约2000-3000美元/FEU),但整体仍处低位。
  • 驱动因素
    • 运力过剩加剧:2023年全球新船交付量同比增长50%,船公司为保份额低价揽货;
    • 美国需求低迷:零售销售增速放缓,制造业PMI多数时间低于荣枯线(50);
    • 中国出口韧性不足:2023年出口同比下降0.6%,对美出口下降6.5%。

2024年至今:低位徘徊,旺季预期有限

2024年上半年,中美海运价格延续低位震荡,供需宽松格局未改。

  • 核心特征:运力过剩持续+需求弱复苏,价格反弹动力不足。
  • 价格水平:截至2024年5月,美西航线运价约 1500-1800美元/FEU,美东航线约 2500-3000美元/FEU,仍低于疫情前中枢水平(2019年美西约1500-2000美元)。
  • 驱动因素
    • 运力过剩压力加大:2024年全球新船交付量预计达2400万TEU(同比增70%),创历史新高,中美航线运力同比增幅或超10%;
    • 美国需求“弱韧性”:零售销售增速维持低位(2024年3月同比增长0.7%),库存水平仍偏高;
    • 红海危机间接影响有限:2023年底红海危机导致欧洲航线绕行非洲,船公司短暂抽调中美航线运力,但2024年上半年运力已逐步恢复,对中美运价提振微弱。

未来展望:短期承压,长期或随新船交付加剧过剩

  • 2024年下半年:传统旺季(Q3-Q4圣诞备货)或带动运价小幅回升,但幅度有限(预计美西航线难破3000美元/FEU),核心约束仍是运力过剩(新船持续交付)和美国需求复苏乏力。
  • 2025年及以后:若新船交付高峰(2024-2025年全球新船交付量超4000万TEU)持续,运力过剩或进一步加剧,运价可能长期维持低位,甚至出现“价格战”。

中美海运价格走势核心逻辑

  • 短期(1-2年):运力过剩为主导,价格受旺季需求、港口效率等短期因素扰动,但难改低位趋势;
  • 长期(3-5年):需关注新船交付周期结束(2026年后)、美国需求结构性变化(如制造业回流对进口的替代)及中国出口产业升级对货量的影响,若供需关系改善,价格或逐步回归合理中枢(美西2000-3000美元/FEU)。

对于企业而言,当前低运价环境利好进口成本控制,但需警惕船公司为降本可能缩减服务(如减少班次、延长航程),建议结合库存周期和运价波动择时锁定舱位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guigangbj.com/zblog/?id=15457

阅读更多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