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飞轮船(CMA CGM)近期调整船队以应对美国港口费用上涨,这一举措将直接影响中美航线的货主和货代,以下从背景、调整逻辑、影响及应对建议三方面展开分析,帮助相关方明确需留意的核心要点。
背景:美国港口费用上涨的核心原因
美国港口(尤其是美西洛杉矶、长滩港,美东纽约、新泽西港)近年来费用持续攀升,主要驱动因素包括:
- 运营成本上升:港口基础设施老化(如码头设备更新、航道疏浚)、劳动力成本增加(2022年长滩/洛杉矶港码头工人罢工后薪资协议导致人力成本上涨)、环保要求提高(如碳排放税、船舶减速要求等绿色成本)。
- 拥堵常态化:疫情后美国进口需求激增,港口吞吐量长期超负荷,船舶等待时间延长,导致滞期费、堆存费(如滞港费、滞箱费)大幅增加。
- 政策与市场结构:美国港口多为公共码头,收费标准受当地港务局调控,近年港务局为平衡收支,逐步提高码头操作费(THC)、停泊费等基础费用。
达飞调整船队的典型措施
为应对港口费用压力,达飞可能采取以下调整策略(参考行业常见做法):
航线与挂靠港优化
- 减少高成本港口挂靠:可能减少在洛杉矶、长滩等费用最高的港口的挂靠频次,转而增加美西奥克兰港、美东萨凡纳港等运营成本较低的港口。
- “跳港”与直达航线调整:对部分货量较小或费用过高的港口,可能采取“跳港”(Skipping Call)措施,合并货物至邻近港口;或优化直达航线,缩短在港停留时间(如减少装卸作业时间,降低滞期风险)。
船舶结构与运力调配
- 调整船舶大小:若高费用港口因吃水或码头能力限制无法停靠大船,可能改用中小型船舶(如3000-5000 TEU)提高灵活性;若港口允许,也可能投入更大船型(如14000+ TEU)通过规模效应摊薄单位成本(但需平衡货量与舱位利用率)。
- 运力“错峰”投放:在港口拥堵高峰期(如旺季)减少运力,避免船舶长时间等待产生高额滞港费;淡季增加运力,维持市场份额。
成本转嫁与费用结构调整
- 附加费显性化:可能推出“美国港口成本附加费”(如US Port Cost Surcharge),将港口费上涨部分转嫁给货主,体现为运费中的附加费。
- 优化在港效率:通过调整船舶配载、提前与码头协调作业计划,缩短在港停留时间(如将在港时间从5天压缩至3天),降低滞期费和堆存费。
对货主和货代的核心影响及应对建议
达飞船队调整将从航线、时效、成本、舱位四方面影响货主和货代,需重点关注以下要点并提前应对:
航线与港口变动:确认货物流向是否受影响
- 影响:若达飞减少原挂靠港口(如洛杉矶港),货主需将货物改至其他港口(如奥克兰港)提货,可能导致内陆运输距离增加(如从奥克兰到洛杉矶的陆路运输需额外1-2天,成本增加约10%-15%)。
- 应对:
- 立即核查达飞最新航线挂靠港(通过官网、船期表或客户经理获取),确认自身货物的起运港/目的港是否在列。
- 若港口变动,提前与收货人/发货人沟通,调整内陆运输方案(如改用铁路、卡车联运),并测算额外运输成本。
船期与时效波动:避免供应链延误
- 影响:船队调整可能导致船期表更新(如原有周班改为双周班,或到港时间延迟1-3天),若货主依赖“准时达”(如JIT生产模式),可能因时效波动导致工厂停工或交货违约。
- 应对:
- 索取达飞调整后的最新船期表,对比原船期,标记到港时间差异,重新规划生产、仓储和交货计划(如预留2-3天缓冲期)。
- 对高时效需求货物(如季节性商品、生鲜),考虑“双船公司订舱”(同时预订达飞及其他船公司仓位),避免单一依赖导致延误。
成本与费用上涨:关注运费及附加费变动
- 影响:达飞可能通过“附加费”转嫁港口成本(如每吨货物增加50-100美元附加费),或直接上调运费(美西航线运费可能上涨5%-10%)。
- 应对:
- 梳理达飞最新报价单,重点查看“附加费”栏目(如US Port Cost Surcharge、Terminal Handling Charge调整),对比其他船公司(如中远海运、马士基)的运费,评估是否更换承运人。
- 与达飞协商长期协议价(如签订3-6个月包舱协议),锁定运费,避免短期波动风险。
舱位供应波动:旺季提前锁定仓位
- 影响:若达飞因调整减少部分航线运力(如将10条船减至8条),在旺季(如美线传统旺季8-10月)可能出现舱位紧张,导致“有货无舱”。
- 应对:
- 旺季提前4-6周向达飞订舱,优先选择“保舱保柜”服务(即使价格略高,确保仓位)。
- 若舱位不足,转向其他船公司(如以星航运、赫伯罗特)的同航线服务,或考虑“中转方案”(如经温哥华港中转至美国内陆)。
信息滞后风险:主动获取最新动态
- 影响:船公司调整通常通过官网、邮件通知,但信息传递可能存在滞后(如货代未及时同步给货主),导致货主错过调整期,产生额外费用(如因港口变动导致货物滞留码头,产生堆存费)。
- 应对:
- 订阅达飞官方通知(邮件、公众号),定期查看其“航线调整公告”;同时与货代保持每日沟通,确认最新动态。
- 加入行业社群(如货代联盟、货主协会),共享其他企业的应对经验,避免“单打独斗”。
达飞调整船队是应对美国港口费用上涨的必然举措,货主和货代需以“主动核查、提前规划、多方案备选”为核心策略,重点关注航线、时效、成本、舱位四方面变动,避免因信息滞后或准备不足导致供应链中断,建议在未来1-2个月内完成与达飞的全面沟通,明确调整细节,并同步优化自身供应链方案,确保货物运输稳定高效。




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