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利时列日机场(Liège Airport)8月货运量同比增长29%、国际空运“逆势飙升”的现象,反映出其作为欧洲核心货运枢纽的独特竞争力,背后是多重结构性因素与短期市场动态的叠加,以下从机场定位、增长驱动因素、“逆势”背景三个维度展开分析:
列日机场:欧洲“货运枢纽新势力”的定位基础
列日机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客运枢纽(2023年客运量仅约150万人次),但其货运功能已跻身欧洲前列——2023年货运量达120万吨,位列欧洲第五(仅次于法兰克福、巴黎戴高乐、阿姆斯特丹、马德里),且增速显著高于传统枢纽,这一地位源于其先天优势与后天布局:
-
地理位置与物流网络:位于欧洲地理中心(比利时东部,毗邻德国、荷兰、法国),2小时公路圈覆盖欧洲50%人口(约2.5亿人),便于货物快速分拨至欧盟核心市场;机场拥有24小时运营资质、3条跑道(最长3640米,可起降波音747全货机)及超50万平方米的货运仓储区,硬件条件适配大规模物流中转。
-
物流巨头的战略押注:全球物流企业将列日视为欧洲“转运心脏”——联邦快递(FedEx)2022年宣布投资1.5亿欧元扩建列日转运中心,使其处理能力提升至每小时12万件包裹;DHL、UPS也在此布局区域分拨节点,全货机运力占比超80%(远高于欧洲平均的50%),形成“全货机直飞+地面快速分拨”的高效链路。
29%增长的核心驱动:电商爆发、产业需求与运力倾斜
8月通常是航空货运淡季(传统旺季在Q4“黑五-圣诞周期”),列日机场的高增长需从结构性需求与短期运力释放两方面解释:
跨境电商:欧洲市场的“空运刚需”
欧洲是全球第二大电商市场(2023年规模超8000亿欧元),且线上渗透率仍在提升(疫情后维持在18%-20%),中国、东南亚等亚洲供应链通过空运快速响应欧洲电商需求(如3C产品、快时尚、小家电),而列日机场是中欧空运的核心节点:
- 中国货运航空公司(如顺丰航空、中国国际货运航空)近年加密“中国-列日”航线,2024年上半年执飞班次同比增长40%,主要运输电商包裹与高附加值商品(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、精密仪器);
- 欧洲本土电商(如亚马逊、Zalando)为缩短配送时效,将列日作为“前置仓枢纽”,通过空运补充库存(尤其8月为Q4旺季备货期,提前运输需求推高货运量)。
产业需求:医药与高端制造的“时效依赖”
比利时及周边(德国鲁尔区、荷兰埃因霍温)是欧洲医药、半导体、汽车零部件的产业集群地:
- 医药冷链运输占列日空运量约15%(高于欧洲平均的8%),阿斯利康、辉瑞等药企将列日作为欧洲温控物流枢纽,疫苗、生物制剂需通过空运实现全球供应链协同(如从美国、印度生产基地空运至列日,再分拨至欧洲医院);
- 新能源产业带动高附加值货物需求:欧洲电动化转型加速,中国动力电池(宁德时代、比亚迪)、德国汽车零部件(博世、大陆集团)通过列日空运实现“Just-In-Time”生产补给,8月正值欧洲车企夏季停产检修后的复产备货期,货运需求集中释放。
运力倾斜:全球货运航空的“欧洲支点”
2024年全球航空货运市场整体面临“腹舱运力恢复”的压力(客运航班复苏导致腹舱载货量增加,挤压全货机需求),但列日因全货机主导模式反而受益:
- 全货机运力持续流入:卡塔尔货运、阿联酋货运等航司2024年新增“多哈-列日”“迪拜-列日”航线,每周班次增至10班以上,主要运输中东-欧洲的石油装备、奢侈品;
- 中欧班列的“空运补充”:部分高时效货物(如3C新品、紧急订单)因中欧班列时效波动(约15-20天)转向空运,列日作为中欧空运的“桥头堡”承接了这部分需求。
“逆势”背后:全球市场疲软与区域竞争分化
“逆势飙升”的“势”,指向全球航空货运增速放缓与欧洲传统枢纽增长乏力的双重背景:
-
全球层面:2024年1-7月,IATA数据显示全球航空货运量同比仅增长1.2%(2023年为2.1%),主要受欧美消费需求疲软(通胀压制零售)、海运价格回落(部分货物“弃空返海”)影响,而列日29%的增速显著跑赢大盘,反映其需求结构的“抗周期性”(医药、电商等刚需占比高)。
-
欧洲区域层面:传统货运枢纽(如法兰克福、巴黎戴高乐)因客运与货运资源竞争(跑道时刻优先保障客运),2024年货运增速仅3%-5%;而列日“货运优先”的定位使其能快速承接溢出需求,例如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因法兰克福空运成本上升(燃油附加费+地面处理费同比增15%),转而选择列日中转,带动德国方向货物占比提升至30%。
可持续性:增长动能与潜在挑战
列日机场的高增长具备一定可持续性:短期看,Q4电商旺季(黑五、圣诞)将进一步推高货运需求;长期看,欧盟“碳边境税”(CBAM)倒逼企业缩短供应链,列日作为“近岸物流枢纽”的价值将凸显,但需关注潜在风险:
- 运力瓶颈:当前全货机起降架次已饱和(日均约60架次),若缺乏新跑道或空管优化,2025年后可能面临“增长天花板”;
- 成本压力:欧洲能源价格、劳动力成本高企(地面处理人员薪资同比增10%),可能削弱其与中东、东欧机场的成本竞争力。
列日机场8月的“逆势增长”,本质是专业化货运枢纽对欧洲物流需求的精准响应:既依托地理与硬件优势承接电商、医药等结构性需求,又通过物流巨头的运力倾斜与产业集群的“时效依赖”实现增速突破,这一案例也印证了全球航空货运市场的分化——传统“客货混营”枢纽增长放缓,而“纯货运枢纽”凭借灵活度与成本优势,正成为区域物流网络的新核心。




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