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必达跨境电商物流
15813899064

跨境电商物流专线:海运 空运 铁路 快递 卡车 双清包税派送到门

中远海运直航钱凯港打通中拉贸易新动脉国际物流成本降20%

gjwl6662025-11-26 05:30:477

打通中拉贸易新动脉,国际物流成本降20%

事件背景:钱凯港——中拉贸易的“新支点”

钱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约50公里,是秘鲁最大的在建深水港,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(CCCC)与秘鲁当地企业合作开发,总投资约13亿美元,设计年吞吐量达1500万标准箱,是拉美地区少有的现代化深水良港,作为秘鲁太平洋沿岸的核心枢纽,钱凯港建成后将替代已有百年历史的卡亚俄港,成为秘鲁及南美西海岸连接亚太市场的门户港。

此前,中拉贸易主要依赖传统航线:货物需经美国西海岸(如洛杉矶、长滩)或巴拿马运河中转,航程长、中转环节多、物流成本高,而钱凯港的直航航线开通,标志着中拉贸易打通了一条“点对点”的直达通道。

直航意义:从“中转绕行”到“直达动脉”

中远海运此次开通的直航航线,以中国上海、宁波等港口为起点,直抵秘鲁钱凯港,全程约25天(传统中转航线需35-40天),运输时间缩短约30%,更重要的是,航线跳过了传统中转环节,减少了货物在第三地的装卸、仓储、清关等流程,直接推动国际物流综合成本降低20%(涵盖海运费用、中转费、时间成本等)。

这一“新动脉”的打通,不仅服务秘鲁,更辐射南美西海岸(如智利、厄瓜多尔等),成为中国与南美国家之间“海铁联运”“陆海统筹”的关键节点——货物可通过钱凯港经秘鲁内陆铁路网络,快速分拨至南美腹地,进一步扩大中拉贸易的覆盖范围。

成本下降20%:如何实现?

物流成本降低的核心原因在于“效率提升”与“环节精简”

  1. 直航减少中转损耗:传统航线需经巴拿马运河或美国西海岸中转,涉及多次装卸、仓储及多式联运衔接,不仅增加货物破损风险,还产生额外的中转费用(占总成本约15%-20%),直航后,这些环节被直接省去。
  2. 时间成本压缩:航程缩短10-15天,意味着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提升,库存成本降低(如生鲜农产品、电子产品等时效性要求高的货物,可减少变质或贬值风险)。
  3. 规模化效应:中远海运投入14000标准箱级的大型集装箱船运营该航线,单箱运输成本低于中小型船舶,且航线固定后可吸引更多货主,形成“运量增长-成本摊薄”的正向循环。

中拉贸易:从“资源换制成品”到“产业链深度融合”

长期以来,中拉贸易以“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、拉美出口矿产/农产品”为主,直航航线的开通,将加速这一格局向“产业链协同”升级:

  • 拉美资源更便捷进入中国:秘鲁的铜矿、锂矿(占全球锂储量约10%)、优质鱼粉,智利的铜矿、车厘子,厄瓜多尔的香蕉等,可通过直航快速抵达中国,支撑中国新能源、制造业及消费市场需求。
  • 中国产能与拉美基建互补:随着钱凯港及配套铁路、公路的完善,中国的工程机械、建材、家电等产品可更高效进入南美,同时助力拉美国家工业化(如秘鲁的矿业加工、农业深加工),推动“中拉产业合作园区”落地。
  • 贸易规模有望持续增长:2022年中拉贸易额达4857亿美元,创历史新高,物流成本降低20%将显著提升中拉商品的国际竞争力,预计未来3-5年,中国与秘鲁及周边国家的贸易额有望增长30%以上。

战略意义:“一带一路”在拉美的“硬联通”实践

钱凯港直航航线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拉美国家“互联互通”需求深度契合的典范,作为中国与秘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旗舰项目,钱凯港不仅是物流枢纽,更是中拉“硬联通”(基础设施)与“软联通”(规则、标准对接)的结合体——港口运营采用中国港口的智能化管理系统,通关流程与中国海关实现数据互联,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。

该航线的成功运营为中企参与拉美港口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经验,中国已参与巴西桑托斯港、哥伦比亚布埃纳文图拉港等多个拉美港口的升级改造,未来或形成“中国-南美西海岸”直航港口网络,推动中拉贸易从“单点合作”迈向“区域联动”。

从“通道”到“生态”,中拉合作再升级

中远海运直航钱凯港的意义,远超一条航线的开通:它标志着中拉贸易从“依赖第三方中转”转向“自主可控通道”,从“单一货物运输”升级为“物流+产业+规则”的立体化合作,随着物流成本降低、效率提升,中拉贸易将更具韧性,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“中拉动力”。

这一实践也印证了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核心逻辑——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降低全球贸易成本,实现互利共赢,随着更多“钱凯港模式”的复制,中拉关系有望在“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”框架下,迈向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guigangbj.com/zblog/?id=18166

阅读更多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