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有效控制国际空运中的机场仓储成本,需先了解仓储收费规则,再针对性优化流程以缩短仓储时间,以下从收费标准构成和缩短仓储时间技巧两方面详细说明:
国际空运机场仓储服务收费标准(一般构成)
机场仓储费通常由“基础存储费”和“附加费用”组成,具体标准因机场、航空公司、货物类型(普通/特殊)及进出口方向(进口/出口)略有差异,但核心逻辑一致:
免费存储期:避免仓储费的“黄金时间”
机场会为货物提供免费存储期(俗称“免仓期”),超期后开始计费。
- 普通货物:进口货物免仓期通常为 1-3天(如中国主要机场为1-2天,欧美机场多为2-3天);出口货物免仓期更长(部分机场为7天,或按航班起飞前X天内免费)。
- 特殊货物:危险品、冷链生鲜、超大超重货物等免仓期较短(如冷链货物可能仅0.5-1天),且超期费率更高。
- 注意:免仓期按“自然日”计算(含周末/节假日),部分机场以“货物到港/入库时间”为起算点(精确到小时)。
超期仓储收费:按“时间+货物属性”阶梯计费
超期后,费用按天或小时计算,通常分“普通超期”和“长期超期”(如超7天、30天),费率递增。
- 计费单位:按重量(kg)、体积(CBM)或件数,以机场规定的“较高者”为准(如1CBM=167kg的“泡货”规则)。
- 参考费率:普通货物超期后日均费率约 5-2元/kg 或 80-300元/CBM(欧美机场更高,可达3-5欧元/kg/天);长期超期(如超30天)可能翻倍,甚至被机场强制拍卖。
附加费用:隐性成本需警惕
除基础存储费外,还可能产生:
- 操作费:货物进出仓、分拣、搬运等操作,按票或按重量收费(如50-200元/票)。
- 特殊处理费:危险品仓储、冷链温控、夜间/节假日提货等(如夜间提货附加费为基础费的50%-100%)。
- 滞港费:若因清关延误导致货物长期滞留,部分机场会额外收取“滞港管理费”(与仓储费叠加)。
查询渠道(关键!)
具体费率需以实际起降机场或承运航空公司规定为准,查询方式:
- 机场官网(如上海浦东机场“货运区服务指南”、法兰克福机场“Cargo Services”板块);
- 航空公司货运条款(如汉莎航空、中国国航的“货物运输条件”);
- 委托货代提供“机场仓储费明细模板”(避免后期争议)。
缩短机场仓储时间的6大实用技巧
仓储时间=“货物到港/入库时间”至“提货/出港时间”,核心是压缩中间环节耗时(如清关、文件、提货等),具体操作如下:
发货前:用“文件准备”减少90%的延误风险
清关文件不全/错误是仓储时间延长的首要原因,需提前核查:
- 出口货物:确保商业发票、装箱单、报关单(HS编码准确!)、原产地证、特殊文件(如危险品鉴定书、FDA认证)齐全,避免“提前送货到机场却因文件不齐无法装机”导致仓储。
- 进口货物:提前向国外发货人索要“提单、商业发票、 packing list、原产地证”,并预查商品HS编码(避免因编码错误被海关查验,延长1-3天)。
- 工具:使用“单一窗口”(如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)或电子报关系统,提前上传文件预审,发现问题及时修正。
运输中:实时跟踪+提前“预警”
货物运输途中,通过航空公司官网、货代系统或第三方物流平台(如CargoSmart)实时跟踪动态,重点关注:
- 预计到港时间(ETA):提前1-2天通知清关行、收货人,同步准备提货车辆、仓储空间(避免“货到了没人提”)。
- 异常预警:若航班延误、货物分批到港,立即与航空公司沟通,避免部分货物先到港后因“等待整批”导致超期。
到港后:清关“加速度”,拒绝“等通知”
货物到港后,清关速度直接决定仓储时间,可采取:
- 加急清关:支付加急费(约正常费用的50%-100%),优先排队处理(适合高价值/紧急货物)。
- 税费“秒付”:提前确认关税、增值税金额,通过银行保函、预缴税费等方式,避免因“税费未到账”导致清关停滞(部分机场支持电子支付,实时到账)。
- “门到门”服务:委托货代或物流公司提供“清关+提货+配送”一体化服务,避免中间环节衔接断层(如清关完成后无人提货,又产生1天仓储)。
提货安排:精准“卡点”,避开“低效时段”
- 时间选择:工作日上午提货(机场仓储区上午效率更高,下午可能因车辆排队延误);避开周末、节假日(部分机场节假日提货需预约,且附加费更高)。
- “即提即走”:提前联系提货司机,清关完成后1-2小时内到场,避免货物在机场“过夜”(尤其免仓期仅剩最后1天时,差几小时就可能产生1天费用)。
- 特殊货物:冷链货物到港后立即安排冷藏车提货(免仓期短,且机场冷藏仓储费高达普通货物的3-5倍);危险品需提前预约专用车辆和提货通道。
长期合作:与服务商“绑定”,争取“特权”
- 与航空公司/货代协商:长期发货的企业,可与航空公司签订“包板/包舱协议”,争取更长免仓期(如普通货物免仓期从2天延长至5天);或与仓储公司协商“超期费率折扣”(如超期7天内按8折计费)。
- 固定清关行:选择熟悉的清关行,因其了解企业货物类型、海关监管要求,可减少沟通成本(如老客户可能享受“查验优先”)。
避免“隐性延误”:警惕这些“坑”
- 提单问题:确保提单收货人、通知人信息与清关文件一致(避免因“提单收货人是境外公司,境内无法清关”导致延误)。
- 查验应对:若货物被海关查验,提前准备“样品、说明书”,配合查验人员快速完成(避免因解释不清导致查验时间从1天延长至3天)。
- 退运/转关:若货物无法清关需退运,立即申请“退运保函”,避免长期滞留产生高额仓储(部分机场超30天未处理,货物可能被强制拍卖)。
控制机场仓储成本的核心是:“掐准免仓期,压缩清关+提货时间”,通过“文件提前备、清关加速度、提货不等待”,可将仓储时间从平均3-5天缩短至1-2天,甚至“当天到港当天提”,大幅降低超期费用,对于高频次、大批量货物,长期优化流程+服务商合作,能进一步实现“仓储费最小化”。




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