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美国际快递的清关时长和扣关风险受各国政策、海关效率、货物属性等多重因素影响,且各国差异极大(如巴西、阿根廷等政策严格国家与智利、乌拉圭等相对开放国家差异显著),以下从清关时长和扣关风险两方面具体分析,并结合各国特点及应对建议展开说明。
清关时长:从“3天到1个月+”,各国效率差异悬殊
南美各国海关流程、信息化水平、腐败问题等差异显著,清关时长从“快速通关”到“长期滞留”不等,核心影响因素包括国家政策、货物类型、文件完整性、快递公司能力等。
清关时长较短的国家(3-10天)
代表国家:智利、乌拉圭、哥伦比亚、秘鲁(部分港口)。
特点:海关流程相对规范,信息化程度较高,对普通货物(非敏感品)清关效率较快。
- 智利:海关系统电子化程度高,普通货物(如服装、日用品)若文件齐全(商业发票、装箱单、HS编码清晰),清关通常3-7天;若需查验,最长不超过10天。
- 哥伦比亚:近年海关改革后效率提升,普通货物清关5-10天,敏感品(如电子产品)需额外1-3天提交认证文件。
清关时长中等的国家(10-20天)
代表国家:墨西哥、厄瓜多尔、玻利维亚。
特点:政策稳定性中等,部分流程依赖人工审核,可能因文件细节(如申报价值、材质描述)导致延误。
- 墨西哥:毗邻美国,清关受北美供应链影响较大,普通货物清关10-15天;若涉及美墨加协定(USMCA)原产地规则,需额外提交原产地证,可能延长2-3天。
- 厄瓜多尔:对进口货物的“单票价值审核”较严格,若申报价值与海关数据库差异超过10%,需补充说明,可能导致清关延长至15-20天。
清关时长极长的国家(20天-2个月+)
代表国家:巴西、阿根廷、委内瑞拉(风险极高,暂不建议常规寄送)。
特点:政策严苛、流程复杂,常存在“非标准化操作”(如海关抽查率高、需收件人线下配合),清关不确定性极大。
- 巴西:全球清关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,普通货物若文件齐全(需提供收件人CNPJ税号、商业发票需葡语翻译、HS编码精确到8位),清关仍需2-4周;若遇抽查、低报核查或海关“灰色操作”(如索要额外费用),滞留1-2个月常见。
- 阿根廷:2023年经济危机后外汇管制严格,进口需提前申请外汇额度,若收件人无法提供额度证明,货物可能直接被扣关或退回,清关时长几乎无法预估(普遍1个月以上)。
扣关风险:政策、申报、文件是核心诱因,高风险国家需重点规避
南美扣关风险主要源于海关政策严苛、申报不规范、文件缺失或敏感品管控,其中巴西、阿根廷、委内瑞拉为“高风险区”,智利、哥伦比亚等为“中低风险区”。
高扣关风险国家(风险率>30%)
代表:巴西、阿根廷。
核心扣关原因:
- 政策壁垒:巴西要求所有进口货物需对应8位HS编码,且部分品类(如电子产品、玩具、化妆品)需提前申请“进口许可证”(Licença de Importação),无许可证直接扣关;阿根廷对外汇管制严格,若收件人无法证明外汇来源,货物可能被海关强制拍卖。
- 申报问题:低报/高报价值是重灾区,巴西海关通过“数据库比价”核查申报价值,若申报低于市场价50%以上,直接扣关并罚款(罚款金额可能为货值2-5倍);阿根廷要求申报价值与实际交易合同严格一致,高报可能被认定为“洗钱”。
- 文件缺失:巴西需提供葡语商业发票(注明“NCM编码、材质、用途、原产国”)、收件人CNPJ税号;阿根廷需提供西班牙语装箱单+原产地证,文件不全直接滞留海关仓库(每日产生高额仓储费)。
中风险国家(风险率10%-30%)
代表:哥伦比亚、秘鲁、智利。
核心扣关原因:
- 敏感品管控:哥伦比亚禁止进口未经认证的医疗器械、药品(需提前申请INVIMA认证);秘鲁对食品、保健品要求提供“卫生检疫证明”,无证明直接扣关。
- 收件人配合不足:部分国家需收件人主动向海关提交资料(如秘鲁要求收件人提供RUC税号并在线确认清关),若收件人不配合(如个人收件无税号),货物可能被退回。
低风险国家(风险率<10%)
代表:乌拉圭、巴拉圭。
特点:政策开放,对普通货物(非危险品、非侵权品)管控宽松,文件齐全(英文发票+装箱单)即可快速通关,扣关多因“禁运品误寄”(如易燃易爆品)。
应对建议:降低风险+缩短清关的实操策略
针对南美清关复杂性,需从“前期准备”“过程管控”“后期应对”三环节规避风险:
发货前:精准匹配目的国政策
- 确认收件人资质:巴西、阿根廷等国需收件人提供当地税号(巴西CNPJ、阿根廷CUIT),个人收件建议提前确认能否提供;若为企业收件,需确保税号在海关备案有效。
- 明确货物合规性:通过目的国海关官网查询“禁止/限制进口清单”(如巴西ANVISA官网查化妆品/药品许可,智利INACER查电子产品认证),敏感品(如电池、液体)优先选择“双清包税渠道”(快递公司协助处理清关+缴税)。
- 规范申报文件:
- 商业发票需注明:HS编码(精确到目的国要求位数,如巴西8位、智利6位)、材质(如“100%棉T恤”而非“衣服”)、用途(如“家用”“工业用”)、原产国(中国需注明“Made in China”);
- 高价值货物(>500美元)建议附“形式发票+交易合同”,证明申报价值真实性。
发货中:选择靠谱渠道+实时跟踪
- 优先大快递公司:DHL、FedEx在南美有本土化清关团队,巴西、阿根廷等国可提供“代理清关服务”(需额外付费,但能降低扣关率);小快递公司清关能力弱,建议避免。
- 选择“双清包税渠道”:针对巴西、阿根廷等高风险国家,可通过货代走“包清关包税专线”(如巴西专线通常包含清关+代缴关税,收件人无需额外操作,但需确认货代资质,避免“货财两空”)。
- 实时跟踪物流状态:通过快递公司官网查看“清关状态”,若显示“Customs Hold”(海关扣留),24小时内联系快递公司客服,获取扣关原因(如文件缺失/申报问题),及时补充资料。
扣关后:快速响应降低损失
- 文件缺失:24小时内补充海关要求文件(如巴西补葡语翻译件、阿根廷补原产地证),避免货物滞留产生高额仓储费(巴西海关仓库每日仓储费约为货值0.5%-1%)。
- 申报问题:若因低报扣关,可提供“真实交易凭证”(如付款水单、采购合同)申诉,或接受罚款后提货(罚款金额若低于货值,优先选择提货,避免货物被销毁)。
- 政策壁垒(无许可证等):若货物因“无进口许可证”被扣,巴西、阿根廷等国几乎无法申诉,建议直接弃货(避免高额退回运费+关税)。
南美清关“冰火两重天”:智利、乌拉圭等国可实现快速低风险通关,巴西、阿根廷需极度谨慎,核心原则是:提前研究目的国政策+规范申报+选择强清关能力渠道,尤其对高风险国家,建议优先通过“双清包税专线”或限制货值(如巴西单票货值控制在500美元以内,降低海关抽查概率),最大限度规避风险。
附:南美主要国家清关时长&扣关风险速查表
| 国家 | 普通货物清关时长 | 扣关风险率 | 核心注意事项 |
|---|---|---|---|
| 巴西 | 2-4周(常延误) | >40% | 需8位HS编码+CNPJ税号,敏感品需许可证 |
| 阿根廷 | 1个月+(无规律) | >35% | 外汇管制严,需收件人提供外汇证明 |
| 智利 | 3-7天 | <10% | 文件齐全即可,英文资料接受 |
| 哥伦比亚 | 5-12天 | 15%-20% | 电子产品需INVIMA认证 |
| 秘鲁 | 7-15天 | 20%-25% | 收件人需提供RUC税号配合清关 |
通过精准匹配政策、规范操作,可将南美快递清关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,尤其对电商卖家或高频寄件人,建议建立“目的国合规档案”,针对性优化流程。




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