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必达跨境电商物流
15813899064

跨境电商物流专线:海运 空运 铁路 快递 卡车 双清包税派送到门

贸易旺季临近MSC调整北欧至北美航线PSS应对货运需求

gjwl6662025-11-27 01:00:5735

MSC(地中海航运)在贸易旺季临近时调整北欧至北美航线的PSS(旺季附加费),是航运市场供需变化、成本压力及行业惯例共同作用的体现,其背后逻辑、影响及后续趋势可从以下维度解析:

调整背景:旺季需求与供给约束的叠加

北欧至北美航线是跨大西洋贸易的核心通道之一,连接欧洲工业制造基地(如德国、北欧国家)与北美消费市场(尤其是美国),下半年(Q3-Q4)是传统贸易旺季,北美零售商为应对年终购物季(如“黑五”、圣诞)需提前备货,导致该航线货运需求激增,具体驱动因素包括:

需求端:北美进口需求强劲,备货周期启动

北美经济韧性(就业、消费数据相对稳健)支撑零售进口需求,尤其是消费品(家具、电子产品、服装)、工业零部件(汽车、机械)等,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(NRF)数据,2023年旺季(8-11月)美国集装箱进口量预计同比增长5%-8%,其中欧洲航线占比约15%-20%,需求端对舱位的争夺加剧。

供给端:运力与港口效率双重约束

  • 船舶运力:跨大西洋航线运力增长有限
    近年全球航运公司将更多运力投向亚洲-欧美航线,跨大西洋航线运力增速(2023年约3%)低于需求增速,且船舶大型化趋势下(如12000-15000TEU船),灵活调配能力下降,旺季舱位“一位难求”。
  • 港口拥堵:北美港口效率仍存瓶颈
    尽管2022年美国西海岸港口劳工谈判结束后拥堵缓解,但东海岸(纽约、萨凡纳)和墨西哥湾港口(休斯顿)因基础设施老化、卡车司机短缺,船舶滞港时间仍高于疫情前水平(平均3-5天),实际有效运力被压缩。

成本压力:燃油与运营成本上升

航运公司面临燃油价格波动(2023年船用燃油均价同比上涨约10%)、船员薪资上涨(国际海事组织环保新规推高人力成本)、港口使费增加等压力,需通过PSS转嫁部分成本。

调整逻辑:航运公司的“旺季定价权”与市场信号

MSC作为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(2023年市占率约18%),其PSS调整并非孤立行为,而是行业惯例与市场主导地位的体现:

行业惯例:旺季附加费是周期性调节工具

PSS本质是航运公司应对旺季供需失衡的短期价格机制,通常在每年6-8月公布,9-11月生效,覆盖旺季运输高峰,历史数据显示,跨大西洋航线PSS在旺季通常为200-500美元/FEU(40英尺集装箱),具体幅度取决于需求强度。

市场主导:头部航企引领运价趋势

MSC、马士基、中远海运等头部航企控制跨大西洋航线70%以上运力,具备较强定价权,若MSC率先上调PSS(如从300美元/FEU升至400美元/FEU),其他航企大概率跟进,形成“集体涨价”效应,推动航线综合运价(含基本运费+附加费)上涨。

信号释放:验证旺季需求预期

PSS调整幅度反映航企对需求的判断:若上调幅度超预期(如500美元/FEU以上),可能暗示北美进口需求强于预期;若微调或推迟,则可能反映需求疲软,此次调整可视为MSC对“旺季需求乐观”的信号释放。

对各方的影响:成本传导与市场连锁反应

货主与贸易商:利润承压,通胀传导风险

  • 直接成本上升:欧洲出口商(如德国汽车零部件商、北欧家具商)和北美进口零售商(如沃尔玛、Target)需承担更高运费,单个40英尺集装箱成本可能增加10%-15%。
  • 利润压缩与转嫁:中小企业议价能力弱,利润空间被挤压;大型零售商可能通过提价转嫁成本,加剧北美消费品通胀(当前美国核心PCE仍高于美联储2%目标)。

航运公司:盈利增厚,对冲周期波动

PSS是航运公司旺季利润的重要来源,2023年上半年,跨大西洋航线基本运费同比下降约15%(受全球集运市场运价回调影响),MSC通过PSS可弥补基本运费下滑,提升航线盈利能力,平滑行业周期波动。

航线市场:运价中枢上移,替代方案有限

  • 运价波动加剧:若PSS与基本运费叠加,北欧至北美航线运价(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中的跨大西洋航线分项)可能从当前约2000美元/FEU升至2500美元/FEU以上。
  • 替代运输受限:旺季时效性要求高,空运(成本约为海运的5-10倍)仅适用于高价值商品(如奢侈品、电子产品),多数货主仍依赖海运,难以通过替代方式规避成本。

后续趋势:关注需求、运力与政策变量

需求端:北美消费与库存是关键

若北美零售销售数据(如美国零售销售月率)不及预期,或零售商库存高企(当前美国零售商库存销售比仍高于疫情前均值),可能导致旺季实际需求疲软,航企或被迫下调PSS或缩短生效周期。

供给端:港口效率与运力释放

  • 北美港口改善:若东海岸港口自动化改造(如纽约港新建自动化码头)提升处理效率,船舶周转加快,有效运力增加,可能缓解PSS上涨压力。
  • 额外运力投放:航企若临时调配其他航线船舶(如跨太平洋航线淡季运力)至跨大西洋,或减少“空白航行”(取消航次),可增加供给,抑制运价上涨。

政策与外部冲击

  • 能源价格波动: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(如布油跌破70美元/桶),航企燃油成本下降,PSS上调动力减弱。
  • 地缘政治风险:欧美贸易摩擦(如关税调整)、红海局势(影响欧洲航线转船效率)等突发因素可能干扰贸易流向,间接影响航线需求。

MSC调整北欧至北美航线PSS,是贸易旺季供需失衡、成本压力与行业惯例共同作用的结果,本质是航运公司通过价格机制应对周期波动的体现,短期内,货主成本上升与运价上涨或成定局;中长期需关注北美需求、港口效率及能源成本变化,判断这一调整是“短期旺季现象”还是“趋势性运价回升”,对于全球贸易而言,跨大西洋航线作为“欧美供应链核心通道”,其运价波动将持续影响欧美贸易成本与通胀走势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guigangbj.com/zblog/?id=18192

阅读更多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