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必达跨境电商物流
15813899064

跨境电商物流专线:海运 空运 铁路 快递 卡车 双清包税派送到门

成本效率双驱动中远海运港口8月增长释放国际海运积极信号

gjwl6662025-11-27 01:30:4927

成本效率双驱动 中远海运港口8月增长释放国际海运积极信号

增长数据亮眼:全球网络吞吐量逆势回升

2024年8月,中远海运港口(以下简称“中远海运港”)发布月度运营数据:全月实现总吞吐量约960万标准箱(TEU),同比增长8.3%,环比增长3.5%,创下2024年以来单月最大增幅,中国内地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6.1%,海外港口表现尤为突出,同比增长11.7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(全球主要港口8月平均增速约4.2%)。

具体来看,旗下核心枢纽港表现强劲: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吞吐量同比增长12.5%,单月处理超45万TEU,作业效率稳居全球自动化码头首位(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40.1自然箱/小时);希腊比雷埃夫斯港(Piraeus)吞吐量同比增长15.3%,创历史同期新高,得益于地中海航线需求复苏及中欧陆海快线(China-Europe Land-Sea Express Line)货运量增长;西班牙瓦伦西亚港、阿联酋哈里发港等海外节点吞吐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,印证其全球港口网络的协同效应。

增长引擎:成本效率双轮驱动的底层逻辑

中远海运港8月增长并非偶然,而是“成本精细化管控+效率数字化升级”战略的集中体现,二者共同构筑了企业在行业周期波动中的核心竞争力。

成本管控:从“降本”到“增效降本”的进阶

  • 技术替代人工降本:自动化码头规模化应用显著降低人力成本,以上海洋山港四期为例,全自动化作业使单箱人工成本下降62%,2024年上半年整体运营成本同比降低8.7%。
  • 能源结构优化:推广“风光储”一体化能源系统,比雷埃夫斯港引入太阳能供电占比提升至23%,单箱能耗同比下降15%;洋山港试点氢燃料电池集卡,碳排放强度较传统柴油车降低90%以上,同步获得碳交易收益。
  • 供应链协同降本:与中远海运集运(COSCO SHIPPING Lines)联动,推行“港航一体化”调度,船舶靠港时间缩短18%,舱位利用率提升至85%(行业平均约78%),共同降低客户综合物流成本。

效率升级:数字化重构港口运营全流程

  • 智慧港口系统落地:自主研发的“PORT4.0”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,覆盖船舶调度、堆场管理、海关查验等环节,瓦伦西亚港应用该系统后,集装箱周转效率提升22%,滞港率下降至3.2%(行业平均5.8%)。
  • AI预测性维护: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状态,结合AI算法预测故障率,比雷埃夫斯港桥吊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40%,非计划停机时间缩短至年均12小时(行业平均约30小时)。
  • 多式联运网络延伸:打通“港口-铁路-公路”衔接,洋山港海铁联运量同比增长25%,中欧班列+海运”过境货量占比提升至18%,为客户提供“门到门”端到端服务,整体物流时效提升30%。

积极信号:国际海运市场复苏的“中国样本”

中远海运港的增长不仅是企业自身竞争力的体现,更折射出全球海运市场从“供需失衡”向“理性复苏”转变的积极信号。

中国外贸韧性支撑海运需求
8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5.2%(以美元计价),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.1%,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8.3%,印证外贸“量稳质升”态势,中远海运港作为中国外贸“出海口”,吞吐量增长与出口数据高度契合,反映制造业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仍在强化。

全球供应链从“拥堵缓解”到“效率优化”
2022年全球港口拥堵推高运价的场景已大幅改善,2024年8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(SCFI)稳定在1350点左右(较2022年峰值下降65%,但高于2019年同期12%),显示市场从“极端波动”进入“理性区间”,中远海运港通过效率提升降低全链条物流成本,为客户提供“可预测、低成本”的服务,推动海运从“高价低效率”向“平价高效率”转型。

新兴市场与多极化航线崛起
海外港口高增长(11.7%)反映出航运网络从“欧美主导”向“新兴市场倾斜”的趋势,比雷埃夫斯港对中东欧、北非的辐射能力增强,瓦伦西亚港成为连接欧洲与拉美市场的枢纽,哈里发港则依托“一带一路”中东节点地位,吸引波斯湾至东南亚中转货量增长22%,这种多极化布局降低了对单一航线的依赖,增强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。

成本效率优势下的长期增长潜力

短期看,8月增长印证中远海运港“成本效率双驱动”策略的有效性;长期看,其全球港口网络(覆盖37个国家/地区的94个港口)与数字化技术储备,有望在以下领域持续释放价值:

  • 绿色转型红利:2025年前完成10个海外港口“碳中和”改造,抢占国际绿色航运标准话语权;
  • 区域经济协同:深化与RCEP、中欧班列等区域合作机制,将港口打造成“物流+贸易+产业”的综合枢纽;
  • 技术输出能力:将“中国自动化码头方案”复制到更多海外港口,目前已与巴西、印度尼西亚等国达成技术合作意向。

中远海运港的8月增长,既是企业战略执行的阶段性成果,更是国际海运市场“从复苏走向高质量发展”的缩影,在成本效率双轮驱动下,其全球网络有望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、稳定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力量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guigangbj.com/zblog/?id=18193

阅读更多

网友评论